高考结束,不仅是考生,家长们也终于松了一口气。原本“高度紧张”的心理状态现在变成了“极度放松”,这看似是一种宣泄,其实也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心理隐患。预防心理隐患,家长也不能松懈,一份考后心理调适指南带给大家。
考后常见不良心理状态早知道
1. 彻底放纵型
寒窗苦读许久,终于考试结束,很多孩子觉得应该彻底放松一下,补偿自身长时间的辛苦付出,出现连续睡好几天、通宵玩游戏、整日沉迷网络世界等,日夜颠倒,作息紊乱,饮食不规律,有的同学甚至会染上一些不良习惯。有的家长也认为应该让孩子放松放松,因此不管不问,这种情况的发生不利于以后学习生活的衔接。
2. 迷茫失落型
孩子长时间受到学习压力的影响,此刻考试结束,出现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,长期以来的目标好像忽然间消失了,不知道该做些什么,非常迷茫无助,找不到自己的方向,从而失去了动力,做什么都觉得没意思。
3. 焦虑紧张型
有的孩子非常刻苦努力,对自己的预期也较高,考完试也无法放松下来,在等待成绩的日子里倍感煎熬,反复回味自己的考试情况,上网核对答案,担心没有取得好成绩令自己和身边人失望。焦虑严重的同学甚至会出现失眠、抑郁等情况。
心理状态调节小妙招
1. 适度放松,监督孩子保持良好习惯
考后的放松需要注意方式方法,适度不过度。家长也要做好监督,规律作息、劳逸结合、不暴饮暴食、避免熬夜与赖床,否则会对健康带来不良影响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活动计划,合理安排娱乐放松时间,保持良好习惯,有助于以后学习生活的衔接。
2. 智慧谈心,做孩子的“避风港”
家长要发挥好“避风港”的作用,给孩子做好心理调试。考试已经结束,回忆太多过去的事情只会增加考生的负担,家长是孩子最亲密和信赖的人,在等待成绩的这段时间,与孩子谈谈心,让孩子倾诉心里的郁闷或牢骚。不仅可以用面对面的方式,也可用写信的方式来交流。如果孩子情绪状态不好,要给予理解和鼓励,遇到特殊状况,要积极寻求老师与心理医生的帮助。
3. 增加愉悦的生活体验,营造和谐家庭氛围
对于一些过度担忧,焦虑的考生,家长可以帮助他们寻找兴趣爱好,积极行动起来,转移兴奋点,从事自己所爱好的旅游、音乐、舞蹈、体育、美术等活动。刚开始时,可能觉得比较勉强,但只要坚持一段时间,就会在活动中释愁解闷,恢复元气。陪伴孩子度过充实假期,营造和谐轻松的家庭氛围。
4. 提前查阅材料,做好规划准备
经过一段时间的放松后,可以提前为未来学业规划做好相关准备。家长可以与考生一起查看报考指南、大学官方网站等,提前了解高校及专业情况,通过参考各大媒体的志愿填报信息,广泛收集材料,梳理考生的未来发展规划,引导考生找准专业方向。一些比较迷茫,无所适从的孩子,也可以拨打96111预约常州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的生涯规划心理咨询,规划未来。
来源 | 空中少年宫(ID:KZ-SNG)